我在北京大學學強基 | 探文籍幽微,傳中華文明
http://www.bossanovawear.com  2024年4月26日  來源:北京大學

  編 者 按

  懷揣學科夢想與科研熱情,他們在“強基計劃”的指引下從燕園起航。沉潛精微,突破前衛(wèi),基礎學科的奧妙盡顯無疑。求學問道,親炙名賢,科研交流的魅力回味無窮。“強基”四年,他們在北大盡顯身手,迅速成長,無論是學院生活、日常課程,還是師生交流、個性發(fā)展,都有精彩紛呈。聽聽“我在北大學強基”的故事,直擊最一手的“強基”體驗。

  01  得天獨厚,全面發(fā)展:院系的專屬支持

  姓名:萬鴻書

  年級:中國語言文學系2020級本科生

  2020年高考結束后,我通過強基計劃進入了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在看似無休止的忙碌和焦慮中,本科四年的時光匆匆而逝,F(xiàn)在看來,當初的選擇或許有些冒險,但我并不后悔。正是這一項目,讓我不斷挑戰(zhàn)、突破自我,并結識了很多可敬的老師和可愛的同學,留下一段難忘的記憶。

  學習上,中文系為強基同學提供了豐富的學術資源,覆蓋古文字、古代漢語、古典文獻和古代文學等方向,引導我初入中國古典學研究之門。

  具體而言,系里為同學們單獨配備導師,并制定個性化培養(yǎng)方案,在原有課程體系的基礎上增添不少專業(yè)課。這類課主要涉及小學、經(jīng)典文獻和出土文獻,如《文字學》《古文字學概要》《音韻學》《<說文解字>概論》《<左傳>導讀》《戰(zhàn)國簡研讀》等,讓我學習到文字、音韻、訓詁的專業(yè)基礎知識,并提升自己閱讀古籍的能力。

  此外,系里還定期組織古文字學系列講座,購入古文字學的專業(yè)書籍;老師們也會主動提供與學術研究相關的電子資源,或組織讀書會,如《說文解字注》的點讀。

  總之,作為一名初學者,強基計劃讓我在學術視野、知識和能力等方面都有所提升,明確自己的興趣和方向,為未來進一步的學習和研究打下基礎。

  生活上,中文系的強基班氛圍良好,無論是師生間還是同學間關系都比較融洽。班主任李宗焜老師多次組織各類聚餐和茶會,為大家提供溝通、談心的機會。每逢新年,李老師還會分發(fā)自制的賀年卡,為同學們送溫暖。另外,班級也建有自己的微信群,不時會有各種交流、互動。

  未來,在研究生階段,我選擇在中國古代文學這一具體方向進行更加深入的學習,同時繼續(xù)夯實自己在中國古典學研究方面的基礎,希望嘗試將古代文學和古文字、出土文獻的研究相結合。

  02  深稽博考,研精覃思:本科生的學術科研

  姓名:鄭辰

  年級:中國語言文學系2020級本科生

  低年級的時候,我沒有一定要做學術的志向,也沒有確定的興趣方向,大體是在語言學、文字學之間搖擺。最開始的學術經(jīng)歷都是語言學(并且都涉及語言接觸)相關的,最終確定古文字方向的興趣則是在大三第一學期,在課堂研究和寫作的過程中,我感到古文字似乎比語言學更有意思,于是最終決定了深耕古文字學。

  此后的學習中,我開始有意識地采取出土文獻的視角思考各門課程所關注的相關問題,和同學交流并嘗試寫作,以及旁聽歷史、考古方面的相關課程。大四保研結束之后,我們開始參與教研室領辦的出土文獻讀書會,在老師指導下輪流領讀、集體研討,跟自己亂讀比起來,對各篇文獻的討論更體系化、更細致,研究問題也更有章法,應該是目前為止對我?guī)椭畲蟮姆钦n程的活動了。

  回顧這個逐漸“入坑”學術的經(jīng)歷,大致是通過基礎性課程(語言學概論、文字學、古文字學,以及系列講座課)對學術有了基本的興趣,然后在老師們的熱情幫助下克服外部障礙,能夠相對專心地保持探究和思考,同時依托相關資源(包括課程、師資、開發(fā)成熟的調查點,乃至數(shù)據(jù)庫等)得以掌握基礎研究方法、了解重要學術議題,最終走上了繼續(xù)學習的道路的。

  03  未名年華,鵬霄萬里:燕園四載與無限未來

  姓名:孫藝欣

  年級:中國語言文學系2020級本科生

  時光飛逝,我作為第一屆強基生,也到了快畢業(yè)的時候。剛入學時,李宗焜老師為我們帶來的強基班第一課的場景還歷歷在目,老師在課上提出的“聞建自修,分分己獲”一直是我四年來學習專業(yè)知識的勉勵。

  中文系針對各個年級的知識水平,為強基生開設了多樣的古文字學專業(yè)課程。大一時開設的古文字學系列講座上,各位老師透過不同的主題,向我們展示了學習、研究古文字學的諸多領域、視角;大二大三,隨著專業(yè)學習的深入,課程設置也更加注重專業(yè)性,有強基生新開設的“古文字學概要”、“《說文解字》概論”等課程,也有在原有專業(yè)課基礎上、結合強基古文字專業(yè)的特點進行升級的“文字學”、“音韻學”等課程,讓我更深刻認識到古文字與音韻學、訓詁學等領域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也是通過這些課程,我確定了對漢語史專業(yè)的興趣。大三開始,李宗焜老師還會帶領強基同學一起點讀《說文解字》段注,也使我受益良多。

  四年來強基古文字專業(yè)的學習,并未束縛我對中文系各個專業(yè)的探索,而是讓我更全面地認識了各個專業(yè),也為我打下了古文字的基礎,拓寬了未來研究的可能性。

  04  學科琳瑯,書海浩渺:難忘的暑期實習

  姓名:吳雨睿

  年級:中國語言文學系2020級本科生

  我是中文系第一屆古文字方向的強基生。

  大一入學時,系里為每兩位強基同學分配了一位“三古”方向的學業(yè)導師。在學業(yè)、生活、未來規(guī)劃上,我們可以得到他們的指導和幫助。我們強基班也會組織一些聚餐交流的活動。

  在課程體系方面,我們有“文字學”“古文字學概要”“《說文解字》概論”等古文字的基礎課,后來又新開設了戰(zhàn)國簡、金文、甲骨等課程。在學習的過程中,我了解了各類出土文獻材料,對古文字產(chǎn)生了更濃厚的興趣。系里舉辦的古文字系列講座,讓我們領略到大師們的風采,強基的同學們也積極參與到講座的各項工作當中。

  學習古文字,停留于文字的表層還遠遠不夠,北大中文系完整的學科建制和高質量的學術資源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平臺,豐富的語言學、文獻學課程,拓寬了我們的眼界和知識面,給我們打好了各方面的基礎?偟恼f來,我們的培養(yǎng)方案有較大的靈活性,可以根據(jù)興趣選修自己想學的課程。

  在大三,我參加了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yè)的實習。我們實地考察了敦煌壁畫、商周青銅器及諸多遺址古跡,大家一起嘗試著用文獻學的視角切入,將從書本上學到的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也接觸到了歷史、考古等學科的方法,對材料間的關聯(lián)、物質屬性和出土環(huán)境的意義、如何多角度地采集信息和研究問題有了更深的認識。在這次難忘的旅途中,同學們建立了更緊密的聯(lián)結,并紛紛表示想做出好的改變。

  回想起四年前,強基和剛剛邁入北大的我們一樣,處于不斷摸索的階段,努力探尋自己的道路。去年九月,“古文字學教研室”正式成立,這讓已經(jīng)大四的我更增添了歸屬感。老師說,更加完備的培養(yǎng)體系即將出爐,我對此充滿期待,相信北大古文字會越來越好。

 關于北京大學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ǎng)(www.bossanovawear.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yè)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