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仰之間,自當追求卓越︱校長陳曄光在2025年南昌大學畢業(yè)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上的講話
http://bossanovawear.com  2025年6月19日  來源:南昌大學

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舉行2025屆畢業(yè)生畢業(yè)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共同見證你們人生的重要時刻。在此,我代表學校,向順利完成學業(yè),即將邁入人生新階段的同學們表示最熱烈的祝賀!向悉心養(yǎng)育你們的家長送上最美好的祝愿!向為你們成長成才付出辛勤汗水的老師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俯仰之間,已為陳跡,同學們的大學生活即將落下帷幕;仡欉^去幾年,你們在這里勤勉學習、探索求知,增長了知識與才干、提升了本領和能力,留下了難以忘懷的青春記憶,你們中,有的投身鄉(xiāng)村振興和志愿服務工作,擔當起社會責任;有的傾心科技創(chuàng)新和學術研究,在各大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追光筑夢、卓有成就;有的在國內外體育競技賽場披荊斬棘、奮勇拼搏,為祖國和學校爭得榮譽;有的致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推動非遺文化、傳統戲劇等的傳承創(chuàng)新;有的擔起兩岸文化交流使命,搭建起兩岸青年溝通的橋梁;有的走進“香樟澤苑”勞動種植基地,踐行勞動精神,在勞動中收獲豐碩果實……你們每一個奮力奔跑的身影,終將匯聚成星河,照亮未來前行的道路。你們以德鑄魂、以智賦能、以體強基、以美培元、以勞礪志,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不斷前行、追求卓越,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了南大學子的青春擔當,書寫著自己不悔的青春答卷。

  同學們,你們的人生恰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你們擁有施展才華的無限可能和廣闊舞臺。但,世界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社會風云變幻、科技競爭日益加劇。面對這些變化,每個人都不能獨善其身,這是你們在追求卓越、實現夢想的道路上必須直面的挑戰(zhàn)。這就需要你們,樹立堅如磐石的理想信念,錨定人生目標和方向,不斷拓新思維和學識,一步一個腳印,敢于挑戰(zhàn)、勇于創(chuàng)新、久久為功,才能不斷提升自我、突破自我、實現自我。

  卓越并非一個絕對的目標,而是一種穩(wěn)定且持續(xù)的人生態(tài)度。追求卓越是一種持之以恒的精神狀態(tài)和行動力,它要求我們在自己人生軌道上不斷超越自我,這不僅反映在學術研究或職業(yè)生涯的進步上,更應滲透于人生的各個層面和細節(jié)之中。

  同學們,嶄新的人生畫卷正在徐徐展開,你們將奔赴另一片山海,臨別之際,我還有幾句話想叮囑你們:

  一是希望你們仰望星空,胸懷大局,立定高遠之志。

  今日世界瞬息萬變,充滿著未知、挑戰(zhàn)和機遇。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重塑各行各業(yè),不僅深刻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更在重塑全球經濟結構和人類社會關系,為我們帶來無限可能。面對未來世界的不確定性,怎樣才能融入瞬息萬變的世界,怎樣才能立足于紛繁復雜的環(huán)境,唯有胸懷祖國,用大格局探究祖國所需,才能找準定位、明辨方向;唯有擁抱未來,用大視野審視社會變化,才能獲取真知、明辨是非。

  志存高遠方能登高望遠,胸懷天下才可大展宏圖。在離學校不遠處,有一條特殊的小路,名為“小平小道”。這條蜿蜒曲折的田間小道,是鄧小平同志1969年10月至1973年2月期間下放江西勞動每日往返于住所與工廠的1500米小道,也是小平同志在特殊年代深刻思考形成中國改革開放思想的孕育地。在3年零4個月的艱苦歲月里,小平同志盡管身處困境,他始終胸懷祖國、心系人民,思考著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從恢復高考到南方談話,他帶領中國人民走上一條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的康莊大道。

  同學們,這條“小道”告訴我們:個人命運只有融入國家發(fā)展,才能綻放光芒;遠大理想只有扎根人民,才能生生不息。希望你們傳承和發(fā)揚老一輩革命家對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價值追求,自覺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和人民的“大我”之中,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標融入社會進步和發(fā)展之中,在困難和挑戰(zhàn)前保持“撥云見日”的定力;在平凡崗位中堅守初心、踐行報國之志;在俯仰之間,實現個人價值與經濟社會發(fā)展同頻共振,以堅韌不拔、敢為人先的魄力和勇氣,爭當偉大理想的追夢人。

  二是希望你們腳踏實地,錘煉本領,筑牢立業(yè)之基。

  今日中國蓬勃發(fā)展,為世界進步和人類文明帶來了新機遇。近幾年,我們共同見證了我國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空天科技、生命科學等前沿領域的快速發(fā)展,以及DeepSeek、宇樹科技等AI、機器人新興產業(yè)的異軍突起,科技進步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機遇,加速了產業(yè)變革和就業(yè)市場轉型,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

  你們中大多數人目前直接面臨擇業(yè)和就業(yè),我想提醒你們的是,切勿好高騖遠,職業(yè)沒有絕對的好與差,只有良好的心態(tài)和不斷地努力;今天的“差職業(yè)”也可能是明天的好行業(yè)。第一個職業(yè)可能不是你的終身職業(yè),第一個崗位也很有可能不是你的終身崗位。但無論你選擇了何種職業(yè),身處何種崗位,一旦選擇了,就要“干一行、知一行、研一行、愛一行”,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專心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不斷積累新知識、掌握新技能、錘煉真本領,在面對挑戰(zhàn)時從容不迫、把握時機、贏得未來。在你們當中有117名同學,選擇奔赴祖國西部、艱苦邊遠地區(qū)志愿服務,將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我為你們點贊!

  同學們,在這個快速發(fā)展、各種挑戰(zhàn)與機遇并存的時代,只有主動走進社會、融入社會、了解社會,在社會中錘煉自己、磨礪自己、提升自己,努力克服社會變化帶來的本領恐慌和能力不足,才能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才能成就事業(yè)、實現夢想。腳踏實地不是實現夢想的捷徑,卻是通往夢想的必經之路,這種品質是成就事業(yè)的重要基石!

  三是希望你們博學篤行,追求卓越,奮進人生之路。

  今日南大正以追求卓越之姿,加快向世界一流大學邁進。近年來,你們與學校共進步、共成長,親身感受學校快速發(fā)展帶來的變化和突破。綠色校園的環(huán)境優(yōu)化、教學科研大樓等基礎設施不斷改進、“香樟”品牌校園文化活動的多姿多彩、“前湖講堂”等‌學術活動的日益豐富、社會實踐與交流活動的廣泛深入、“數字南大”和教學資源的加速建設……不斷助力你們成長成才,提升學習能力、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和社會競爭力。你們在學校的學習即將告一段落,但畢業(yè)并不意味著學習的終止,而是學習的新起點,唯有堅持學習,才能應對未知、勇往直前。‌

  卓越不是偶然的表現,而是始終如一的習慣!抖Y記·儒行》中提到,“儒有博學而不窮,篤行而不倦”,教育引導我們知識的積累是無止境的,有了學問還要切實付諸行動,做到知行合一。剛才,你們的學長張富先生提到,“學習是一輩子的事,停滯就意味著落后”。我非常贊同。他大學畢業(yè)后,先選擇了進入職場,在職場中一邊實踐一邊積累經驗,期間又先后在多所大學繼續(xù)深造,勤學不輟、求真創(chuàng)新,努力追求個人的全面發(fā)展和成長,為他后來自主創(chuàng)業(yè)、成就事業(y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種持之以恒加強學習,勤奮求索矢志創(chuàng)新的精神,正是追求卓越的永恒動力。

  同學們,在你們與學校揮手告別之際,請銘記“格物致新 厚德澤人”的校訓,不要停下奮進的腳步,努力去探究事物本質、獲取真知,不斷自我革新、創(chuàng)新突破,以高尚的品德涵養(yǎng)自身,通過實際行動惠及社會與他人,從而成就自己的卓越人生!

  俯仰之間,自當追求卓越。同學們,時代的接力棒已經交到你們手中,期待你們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腳踏實地,順應時代潮流,擔當時代使命,敢為人先,追求卓越,在未來的人生旅程中不斷攀登新的高峰!

  愿你們此去前程似錦、鵬程萬里,歸來仍是少年!祝福你們永遠健康、快樂、幸福!

  謝謝大家!
 關于南昌大學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bossanovawear.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yè)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