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執(zhí)點金之術,照強國渡口——校長柴立元在天津大學2025年研究生畢業(yè)典禮上的講話 |
http://bossanovawear.com 2025年7月6日 來源:天津大學 |
|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
今天,我們相聚在這座跨越三個世紀的學府,共同見證你們完成學業(yè)、開啟人生新篇章的重要時刻。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天津大學,向順利完成學業(yè)的你們致以最熱烈的祝賀!向悉心培育你們的導師、默默支持你們的家長,致以最誠摯的敬意!
作為師長,你們是我到天大以來話別的第一屆研究生,這份特殊的情誼讓我倍感珍惜;作為朋友,我們有著共同的精神家園,那就是“天大”。1895年,盛宣懷等先賢秉持“興學強國”之志創(chuàng)立北洋大學堂,在風雨飄搖的中國矗立起知識燈塔,指引著一代又一代天大人從此揚帆。130年來,這座學府播撒著興學強國的火種,書寫著立德樹人的答卷,見證著中國高等教育的崛起。今日之天大,在奮力邁進教育強國的征程上,正以昂揚之姿屹立于世界學術之林。我校最新國際軟科排名115位,15個學科進入ESI前百分之一,5個學科進入ESI前千分之一,化學、工程學科領域躋身ESI全球前萬分之一。這些成就不僅展現(xiàn)了學校在歲月長河中積累的深厚底蘊,也為大家啟航新征程繪就了充滿希望的圖景。
同學們,真正的精彩不在于標準答案,而在于人生解題過程中,從量變的積累到質變的躍遷。有個形象的比喻就是“點石成金”之術,你們用堅持和智慧將平凡淬煉成非凡,完成了從璞玉到珍寶的奇妙轉變。在你們當中,醫(yī)學院的蔡秋全同學,心懷大愛親身參與4次支教任務,行程近萬公里、時長近2000小時,實踐足跡被新華社等30家媒體報道;材料學院的金麗果同學,用“科普達人”方式架起了科研與大眾之間的橋梁,在自媒體平臺講述科研趣事,單篇播放量三百多萬;智算學部的胡連宇同學,以第一作者發(fā)表論文十余篇,擔任頂級期刊審稿人,并在國際會議上闡述天大方案。還有在座的每一位,你們做實驗時校準每一組數(shù)據(jù)、撰寫論文時核查每一篇文獻,都是對“實事求是”校訓的生動詮釋。請相信,當我們在為國家、為理想而奔跑,那些流逝的四季并沒有被虛度,每一步都在書寫著屬于自己的“點金”傳奇。臨別之際,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心得體會。
希望你們以“家國情懷”作點金之術,將國之所需化為我之所向。
青年人追夢的第一個關鍵詞是“理想”,當理想根植家國沃土,青春便熠熠生輝。今年的讀書節(jié),我向大家推薦過一本書——《最美的青春》,這本書講述了塞罕壩林場三代建設者們,用60多年時間,將荒漠變成綠洲的動人故事。他們扎根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用青春澆灌荒漠,以無悔歲月的每分每秒,換來了萬頃林海,換來了守衛(wèi)京津雙城的綠色屏障,更讓壯麗青春化作祖國永久的綠水青山,這樣的塞罕壩精神讓人動容。
把個人的遠大理想與國家的需求、民族的命運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這是一代代天大人做出的人生選擇!皟蓮椧恍恰惫讌亲粤夹S眩谛轮袊⒊跗,毅然回到祖國投入建設,成功研制提煉濃縮鈾的“心臟”——“甲種分離膜”。在最關鍵的時刻,他為國家鑄就了堅不可摧的護盾,更用一生的卓越貢獻深刻詮釋,真正的家國力量,源自崇高的理想與不懈的奮斗。
青春的底色是愛國,每一代青年都在時代的接力賽道上奮力奔跑,傳遞著強國夢想的薪火。將國之所需化為我之所向,意味著我們的目光要聚焦國家關切,回應人民急需,讓知識和能力在強國建設、為民服務的實踐中綻放價值、迸發(fā)光芒!
希望你們以“扎根大地”作點金之術,腳踏實地攀登人生高峰。
當前,以自研操作系統(tǒng)、通用大語言模型、具身機器人為代表的中國科技形象,正成為中國軟實力的名片。這些成就的締造者,是一個個充滿熱情、扎根中國大地的青年人。就在最近,學校新能源化工創(chuàng)新團隊獲評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這支年齡不到35歲的師生隊伍,堅持“青年挑大梁”,顯著提升了光能轉化為化學能的效率,其國際最高峰值的成果被《科學》雜志稱為“領域里程碑”,并不斷推動科學研究從“書架”走向“貨架”,為新質生產(chǎn)力注入澎湃動能。
我是從事有色冶金領域研究的,回想當年,面對不同的人生方向選擇,年輕的我也有過不安和迷茫。出于對“泥巴中提取黃金”的好奇,我選擇了有色冶金專業(yè)。對我來講,冶金就是金山銀山,我們既要從資源中去提取黃金、白銀等金屬,又要在開發(fā)金山銀山的同時保護綠水青山,也就是后來我和團隊重點研究的“重金屬污染治理”。數(shù)十年如一日的積累,我和團隊治污的足跡遍布了祖國的大江南北,我的實驗室也有了越來越多全球領先的高科技儀器,但我最珍貴的設備之一,就是那雙沾滿礦渣的工裝靴,這雙靴子見證了科研道路上的艱辛與執(zhí)著,也見證了我和團隊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把個人坐標嵌入國家坐標系之中。
同學們,請相信,唯有向下深扎根系,方能向上勇攀高峰,找到自己熱愛的那條登峰之路,腳踏實地,終將成就不凡。
希望你們以“人機融合”作點金之術,讓科技之光點亮人文溫度。
古代的點石成金推動人類文明,現(xiàn)代的點石成金成就國家強盛,未來的點石成金將助力偉大復興。在我看來,未來的“點金之術”離不開人工智能。你們身處在一個快速變革的時代,曾經(jīng)遙不可及的人工智能,正以空前的速度和廣度進入每個人的生活中。在AI深刻重構生產(chǎn)力的今天,教師們借助AI定制個性化課程,醫(yī)生們借助AI捕捉細微病灶……年輕一代的你們站在時代浪頭上,最先感受到這種變化與起伏,最真切地體會到人工智能帶來的震撼與沖擊。如何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把握時代機遇,助力中國實現(xiàn)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你們青年一代要答好的時代命題。
今天,人與機器的關系,已經(jīng)超越了使用工具的范疇,絕不是此消彼長,應當是彼此成就。你們的核心競爭力在于無可替代的獨創(chuàng)思維、跨域協(xié)同的創(chuàng)新實踐、深刻的道德判斷,機器的價值在于其強大的計算分析與數(shù)據(jù)挖掘潛能,兩者相輔相成。希望你們找到人類智慧與機器智能的融匯之處,與人工智能共同進化,以人類之智駕馭機器之能,逐步形成一種新型的生產(chǎn)力,讓人機攜手同行、共生共舞,邁向科技與人文相互照耀的嶄新紀元。
希望你們以“感恩奉獻”作點金之術,努力把“我”變成“我們”。
同學們,成功之路從來都不是獨行,而是無數(shù)雙溫暖手掌的共同托舉。不久前,葉聲華院士的弟子們共同捐贈1200萬元,用來獎勵、支持、培養(yǎng)青年學生,這也是對葉先生從教60年的感恩與傳承。與此同時,北洋基金會收到了一位一歲小朋友飽含溫度的捐贈,據(jù)統(tǒng)計他是基金會中年齡最小的參與者。而他的祖父、姑祖母、父親也都是基金會的捐贈人,家人們認為“感恩與公益”的氛圍,是他們能為孩子營造的最好成長環(huán)境。我相信,這份跨越代際的托舉會在天大延續(xù),當你在人生關鍵處需要支點時,母校會努力給我們的年輕人一個托舉,或許撬動不了整個地球,但在助你點石成金、奮力躍上浪尖的那一瞬間,你們就會看到屬于自己的星辰大海。同學們,愿你們用感恩之心回饋社會,用奉獻精神照亮他人,“我們”的故事永遠比“我”的傳奇更加動人。
這段時間,看到大家身著學位服,在學校里“打卡留念”,這是你們?yōu)檫@座校園施展的最深情的“點金之術”。在這里,我衷心祝愿你們永遠幸?鞓,這不僅源于事業(yè)的成功與生活的富足,更根植于精神的豐盈、身體的健康和對生命的熱愛。希望你們永葆“感恩與責任”之心,將其奉獻于國家,守護萬家燈火;將其傾注于家庭,構筑暖心的港灣;將其關照于親朋,傳遞真摯的情誼。
同學們,請一路珍重,無論你們身在何方,天大是你們永遠的家!今年也是建校130周年,歡迎所有天大人;丶铱纯矗诖粩嗦牭酱蠹业暮孟。
再次祝賀你們!謝謝大家。
|
關于天津大學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
|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diào)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ǎng)(bossanovawear.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yè)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nèi)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
|
|
|